巴斯体讯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每日更新足球焦点

「张外龙谈中国球员」张外龙国足

今天我们来聊聊张外龙谈中国球员,以下几个是关于张外龙谈中国球员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体育资讯,更多张外龙国足相关的资讯继续关注本站。

中超最后1名韩国主帅会离队吗?

中超因为拥有亚外名额,因此多支球队都选择近邻韩国外援作为亚外的首选,其中广州恒大就是典范之一,恒大在建立王朝的过程中先后引进了赵源熙和金英权2名韩国顶级后卫,金英权甚至一度被誉为亚洲希望之星,也是韩国国家队的队长,他也帮助恒大顺利获得了亚冠联赛的冠军,可以说,韩国球员的实力毋庸置疑。

而韩国教头由于高性价比和对东亚足球的熟悉度,也一度成为中超球队的教练人选,就在上赛季,江苏苏宁就引进了韩国最高世界排名的主帅崔龙洙,这位首尔FC的功勋教头加盟中超后一度帮助苏宁获得“三亚王”,但是本赛季由于开局不利惨遭下课。而赛季中,包括延边富德功勋教头朴泰夏、亚泰主帅李章洙、天津泰达主帅李林生等韩国教练先后担任中超球队主帅。

不过,本赛季初,中超上场外援人数减少,不再限制亚外,因此大量韩国外援失去上场位置,韩国教练的生存现状也堪忧。随着延边富德降级,朴泰夏被迫离开中超,而崔龙洙、李章洙、李林生等韩国教练在赛季中途相继因为成绩不佳而下课,中超联赛只剩下唯一的韩国主帅,那就是本赛季发挥出色的重庆力帆教头张外龙。

本赛季张外龙带领重庆力帆踢出自己的打法,小摩托威力继续爆发,小将南松也受到重视而脱颖而出,力帆也取得第10名的成绩早早完成保级。然而,目前根据重庆当地媒体等多家媒体透露,由于队内多名球员以张外龙离任为续约条件,因此张外龙即将离任。这也意味着,中超将彻底“击退”韩国教头,迎来中国足球依靠欧洲以及本土教练的新时代!

李铁如果离任,中超主帅谁最适合当呢?

李铁如果离任,中超主帅谁最适合当呢?笔者觉得,如果李铁离任的话,最适合做国足主教练的就是崔康熙。

崔康熙经历丰富,参加过世界杯,尤其是他的职业态度还是很令人称赞的。崔康熙不仅有着韩国人的韧劲,对我们国内足球也比较了解,他参加了多场国内联赛的比赛,对各队的球员也是很了解的。

对于我们国内的球迷来说,能找到一位好的教练,能再次带领我们进入到世界杯里走一遭,将是多么大的幸福,遥想上次进入世界杯的时候,我们与巴西队打完比赛的事后,巴西足球名宿卡福,拒绝与吴承瑛交换球衣,至今让我们想起来,还是会很心痛的。

在那届世界上,我们有机会与巴西队交手,遗憾的是我们输掉了比赛,更遗憾的是虽然击中立柱,但并没有取得进球,也许这正是被人“瞧不起”的原因所在吧。那场球结束之后,不仅是吴承瑛被拒绝了,还有很多球员的请求同样被拒绝了。

虽然说被人无情拒绝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似乎也有些可怜。但细细想来,这一切似乎也是正常的,没什么可怨天尤人,如果要怪,那就怪自己技不如人吧。赛场上要想取得的对手的尊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败他,而我们呢,不仅没有战胜巴西队,而且还输得很惨,你又如何让人家尊重你呢。所以作为球迷,真的很希望能有一名好的教练,再次带领我们走入世界杯的赛场,再一次证明我们也是会踢足球的。

另外,对于交换球衣一事,笔者似乎也是一直耿耿于怀,我们有对巴西人傲慢的不理解,也有对球员“不争气”的气愤。可以说我们在足球联赛上的投入已经很大了,看看几任主教练吧,很多都是大牌,没有大笔的银子人家会来吗?而这些投入之后的结果又是如何呢?大家有目共睹。所以说,希望能有位像粗康熙这样的铁腕教练,对球员严加要求,才能出来好的成绩吧。

如果说外籍教练不懂风土人情,技术水平有限的话,那么同样一个教练,在高水平的联赛中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在其他亚洲国家当主教练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以看看日韩足球的发展),偏偏到了我们这里之后,这些大腕教练们却变得一无是处了,哎,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想必大家心中都是有数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过硬的技术,无法在球场上击败对手,想取得对方的尊重,似乎的确有些难度。毕竟球场上靠实力来说话的。看看如今的孙兴慜,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身体素质,他如果想交换球衣的话,想必不会有人拒绝的。相反还会是主动热情。

不管怎么说吧,自身强才是真的强,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还是多找找自身原因,多提高自身技能,如果一味地去指责别人的毛病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那么这种被“忽视”可能还要存在下去的。要想真正的走向强大,除了主教练以外,还需要球员的加倍努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张外龙和吴金贵两人谁更强?你更喜欢谁执教方式?

张外龙更强,我更喜欢张外龙的执教方式。张外龙执教能力是非常出色的,他有非常好的战术体系,而且安排球员也非常合理。

青岛中能为什么会「四年从中超到中乙」

我的回答内容引自虎扑体育论坛,感谢原作者在论坛的分析。其实这些问题很早就显现了,只是成绩掩盖了问题。当成绩不佳找原因的时候,所有问题就被放大了,细细看来就是这些问题导致了从中超到中乙。

投入为零,卖血求生用错方式方法

近年来,中能队屡屡的卖血求生很大程度上一个原因是背后财团中能集团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近年来在于传统实业上,很多企业举步维艰,而中能集团的主营项目一直是电缆制造,但该行业的利润正在不断降低。这几年来,中能屡屡将目光投向了其他行业领域,步入21世纪后,中能集团就开始慢慢进行战略部署上的调整,涉足于一些全新的领域,比如火热的房地产领域和新能源领域。而启动其他领域的代价就是需要足够的资金轮转上的支持,而中能队在集团的利益面前不得不忍痛割爱,通过卖球员的方式来减小生存压力。

但是中能队的卖人政策让人费解,要么不卖,要卖只卖核心。谁还记得中能队曾经的神奇四侠呢?曲波,姜宁,刘健,郑龙,“波宁健龙”是岛城球迷给他们的爱称,同时也是中能球迷心中永远的痛,因为他们早已离开青岛中能,追逐更高的目标。“小庙难留大佛”,球迷们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但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些人原本可以为青岛贡献更多。

然而,可耻的不是中能卖人,而是中能已经无人可卖!究其原因,是因为中能管理层在这条路上被利益蒙蔽双眼,心急火燎,只要价钱合适就能仓皇出手。2013年中能队郑龙加盟恒大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郑龙是核心的情况下,替代者马磊磊和王秀福,培养的结果却是难堪大用。然而,这样被动的局面下,中能并没有打消兜售郑龙的念头,反而爽快的将他卖给恒大,最终导致了球队降入中甲。然而,这次的教训依旧没有惊醒中能队,刘健和邹正的离去使得本就脆弱不堪的中能阵容雪上加霜,本赛季刘震理和宋龙的离开,只不过是长此以往卖血造血不平衡状况下,压死中能队的最后一根稻草。

抛开所有问题不谈,导致中能自由落体的最直接原因,还是球队自身实力不足。曾经引以为豪的青训体系也已经多年没有涌现出优质新人。受困于财力和驻地问题,中能虽然有完善的梯队系统,但始终无力组建青训基地,导致诸多低年龄段梯队处于“散养”状态,无法保证训练质量;再加上基层教练员待遇低下且业务水平良莠不齐,更无法保证其参与青训工作的热情。当最后一滴血洒在岛城,球迷还有对这支球队还能有多少期待呢?

管理混乱,怨妇撒泼众叛亲离

青岛中能队让人失望的不仅是管理层制定的让人啼笑皆非的卖血政策,在管理上的落后和缺乏经验体现在各方各面,出尔反尔,信誉扫地,和各个俱乐部之间关系矛盾重重是中能队管理层给人最深刻、最不堪的印象。

关于中能队管理上负面的新闻层出不穷,我也不一一赘述。我这里也就提一下中能降级后最有名的“刘健案”。

从球员流通上看,我们很容易可以发现,中能和恒大之间的球员输送很密切。2011赛季,姜宁加盟恒大帮助球队登顶成功;2013赛季二次转会期间,核心郑龙的加盟恒大在当时被媒体誉为乔老板舍身为恒大冲击亚冠保驾护航的做法。因为在那个赛季中,恒大是中超唯一进入亚冠八强的队伍,媒体无一例外的将恒大比作为中国足球荣誉和希望的象征。所以郑龙的转会得到了舆论一致的拍手叫好,而乔伟光也很享受这段搭上恒大顺风车的日子,一时间风头无二。但实质上,关于恒大和中能之间的球员流动,并不仅仅是表面上乔伟光为许家印两肋插刀这么简单,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能集团作为民营企业,政府背景比较贫乏,而乔伟光意图进军房地产行业,势必要同地产界龙头老大恒大打好关系。这也是为什么郑龙在收到当时贵州人和等其他球队更高报价时,毅然决然的选择后来加入争夺的广州恒大队的主要原因。

然而好景不长,在2013赛季降级后,不知悔改的中能队如预期想要把刘健运作到恒大。然而爆出的刘健阴阳合同的事件却把青岛中能推上了风口浪尖。

刘健案的根源其实就是阴阳合同,而阴阳合同当初就是各俱乐部为了应付足协限薪令,恶性争夺甚至限制球员的产物。阴阳合同本是当时足球业界常事,外界虽报道过很多例子,但始终知之甚少。大家都是明面上一套背地里一条,足协关于这事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中能毕竟是”中超楷模“,大义在前,需翻脸不认人。

2014年1月3日,恒大官方宣布刘健以自由身加盟。然而,当晚中能队发表声明,坚称刘健和中能的合同到2017年1月1日才到期,恒大签下他违反中国足协转会相关规定,中能俱乐部坚决不同意其转会。刘健本人则表示,自己从未与中能签过任何续约合同。自此,刘健彻底与中能撕破脸面,”阴阳合同“的毒瘤顽疾终于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中能当初和刘健签订的其实就是阴阳合同,一份在中国足协备案,2013年12月31日到期,另一份是俱乐部实际执行的,2014年1月1日到期,两份合同都没有任何续约条款限制。刘健公布的两份合同中,在足协备份的合同中刘健年薪是80万基本工资加20万绩效工资,而另一份合同年薪是260万。

而后足协认定刘健为自由身,但青岛中能依旧屡败屡战,不依不挠,在明知有阴阳合同的情况下,拒死不承认,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说理。最终,中国足协已做出最终判罚,罚款40万元,扣除联赛积分7分。而中能依旧一副大义凛然的态度:必须不能接受,必须维权到底。

从结果上看,中能队揭露了中国足球行业的潜规则,变相的推动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当记首功。但中能管理层啼笑皆非的处理方式让人无话可说,自己捅出的阴阳合同自己却不承认。这就好比学生在考试途中当着老师面作弊,但却拼死抵赖,实在让人无法理解。更可怕的结果并不是刘健的自由身离去让中能遭受了转会费上的损失,而是中能队得罪了自己苦心运营良好关系的广州恒大队,也得罪了中国足协和其他的俱乐部。自此之后,中能队沦落为众矢之的,球队的境遇越发岌岌可危。

中能管理层的无脑是自上而下的,让我们回顾2013年青岛中能降级的赛季。众所周知,从甲A时代起,青岛颐中(青岛中能前身),天津泰达,上海申花这三支球队的关系就非常好,他们在休赛期经常一起到上海天津青岛组织集训和热身赛,甚至还举办”上青天杯“这样一个小型赛事来切磋球技。

但降级的中能在最后一战中把矛头对准了”好基友“天津泰达,在最后一轮中,中能原本打平就能保级的情况下,0-1不敌中超有名的”铁面判官“北京国安,而在另一场比赛中,亚泰1-0力克辽足。最后青岛中能1分之差,惨遭降级。降级的中能不但没有检讨自身实力问题,反而自认为成了受害者,指责第28轮长春3-1天津的那场比赛是兄弟球队狙击保级对手失败,是一场默契球,甚至乔伟光亲自上京找足协“讨说法”,全然忘了泰达在两场对阵中能的比赛中双双告负,并”贡献“6粒失球,当时就有人评论中能这是“狗急跳墙”的做法。因此,当中能最终降级,并一如既往地出来埋怨足协不作为、辽足踢假球时,舆论不再同情青岛中能,而是直指中能输球输人,自此,中能在其他俱乐部的眼里成为了信誉扫地的典型。

如今,中能受困于疲软的战绩,重返顶级赛场任重道远,与申花泰达的”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剧情看起来似乎已遥不可及。

迷之换帅,第12人倒戈相向

中能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的主帅选择,这里就必须提到两位关键人物:卡夫季奇和张外龙。

张外龙在中能两次被下课让人难以理解。2011年,张外龙第一次执教中能,月薪也仅有3000美元出头,但张外龙缺争气,带着中能一路冲到中超第六的位置,并且双杀”山东德比“对手鲁能,让常年饱受“欺压”的青岛足球出了一口恶气,张外龙也成为了青岛球迷眼中的神人。因此,当2011赛季结束后,中能和张外龙开启续约谈判后,张外龙要求年薪翻倍、奖金分配权和引援决定权等诸多权力,但这令中能难以接受。在中能,奖金分配权一直被中方教练组把持,而引援则由俱乐部高层负责,主教练只能被动接受。最终,中能放弃与张外龙续约,而韩国人不得不转投大连阿尔滨的帅位。

2012赛季中能深陷保级泥潭,中能不得法只能重新启用神奇主帅张外龙,并给予了韩国人他想要的教练权利,后者也成功帮助中能保级。2013赛季开始阶段,中能高歌猛进,前八场4胜3平1负,中段联赛过后,青岛中能积21分排名第5,仅落后北京国安2分,大有冲击亚冠资格之势头。但好景不长,主教练张外龙与中能管理层的矛盾再次爆发,迂腐的管理者与野心勃勃的教练之间势必有着激烈的冲突,而这样的情绪直接被带入到比赛之中,中能连战连败,8月,中能单方面宣布解约张外龙的职务。球迷一边倒的声讨和指责声中,换帅也无法唤回球队的斗志,最后惨遭降级。值得一提的是,齐鲁德比大战中,鲁能球迷和青岛球迷共喊”张外龙“的情景着实让中能俱乐部感到尴尬

来到中甲的中能作死的本性依然没有改变。如果说2014赛季因为被扣除7分而丧失冲超主动权还情有可原。但2015赛季中途架空卡夫季奇则让人感到绝望。2015赛季中,卡夫季奇执教青岛中能,前10轮比赛,中能队抢得21分,到第17轮1-0战胜同城死敌青岛黄海队后,中能仍位列积分榜次席,冲超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中能宣布助理教练斯坦季奇成为球队执行教练,原主教练卡夫季奇被降至技术顾问,而中能队如外界”预料“的一般先是一波五轮不胜仅收获2分,此后主场3:2战胜湖南湘涛,但接着又是一波1平5负的六轮不胜……2015赛季战罢,中能交出的战绩是11胜8平11负、积41分排名第七。

当然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换帅举动引起了中能球迷的不满,而卡夫季奇在接受采访时候的一些话更是让人浮想联翩。斯洛文尼亚媒体询问卡夫季奇中途被架空一事,卡夫季奇表示:“这很难解释,可这就是事实,但我并没有因为这件事与任何人发生冲突。我无法改变什么,这个决定是中能高层做出的。但是,我们最终分手是正确的。拜托,我不能说是什么导致球队变糟糕,因为我得到了报酬。”

这样好似拿了封口费一般欲言又止的样子,使得一时间流言飞起,中能队半程成绩太好导致球队发不出赢球奖金成为了共识,因为在此之前,中能已经多次曝出欠薪丑闻。但球迷们指责的声音也并没有影响到中能俱乐部的决策者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中能用自己不明所以的举动驱散着忠诚的球迷。

而在本赛季熟悉的剧情再度上演,前八轮中能4胜1平3负,这个成绩尽管冲超看起来有些难度,但保级应该无忧无虑。但现实又给了青岛中能球迷响亮的耳光,随后的18场比赛中,中能”不可思议“的仅仅获得2场胜利。青岛球迷戏谑道,不敢去回忆当时降级时候乔伟光痛哭流涕拍着胸脯喊杀回中超的情形,因为有点惭愧。而到了如今的生死关头,无助和绝望弥漫在所有中能球员和球迷心中。

总结

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能内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球迷懂什么\”。球迷确实都不懂,不懂中能为何卖核心,不懂中能为何炒教练,不懂中能为何不倾听球迷意见。但到了现在,正视眼下的中能队,除了橙衣白袍的球迷依旧在天泰之上为中能呐喊助威,不离不弃,曾今的青岛队还剩哪些呢?

青岛球迷并不幸运,他们总是在一次又一次不满之中踏进天泰体育场陪伴球队咽下失利的苦果,

他们也许会幸运,可能下赛季青岛将会有另一支球队代表这座足球城重返中国顶级联赛的赛场。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

从来只见新人笑,有谁怜悯旧人哭?

如今的中甲赛场上,两支青岛队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但在青岛德比中,濒临降级的青岛中能队到场的球迷依然不输冲超在望的青岛黄海队球迷。

但当这赛季结束后,青岛球迷的阵营又会是怎样的一副情景呢?

所谓天作孽,犹可生;自作孽,不可活。

对球迷而言,他们愿意去追随一支向死而生的球队,去追随一支成绩不理想仍敢打敢拼的球队。

但让他们去追随一支浑浑噩噩混吃等死的球队,去追随一支不求上进丢失灵魂的球队真的很难。

青岛德比中,很多黄海球迷喊出了“中能降级!中能解散!”的口号,对他们而言,他们也曾经热爱过青岛队,现在依旧热爱着青岛足球。

但哀莫大于心死,球迷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曾经的青岛球迷用尽全身力气去追随中超不死鸟,

而如今,这只不死鸟需要用尽全身力气飞回球迷的怀抱,

我们也只能祝福

青岛中能队,好运!

内容引自虎扑体育。其实这些问题很早就显现了,只是成绩掩盖了问题。当成绩不佳找原因的时候,所有问题就被放大了,细细看来就是这些问题导致了从中超到中乙。

关于张外龙谈中国球员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巴斯体育 » 「张外龙谈中国球员」张外龙国足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